最近,由正午阳光出品,张凌赫、赵今麦主演的青春剧《樱桃琥珀》自开播以来,不仅未能延续制作方一贯的精品口碑,反而因主演CP感缺失、剧情悬浮等问题遭遇口碑危机。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剧集,本应是暑期档的"王炸",却意外成为观众集体吐槽的焦点。
剧中最大的争议点莫过于主演间的强烈违和感。27岁的张凌赫以190cm的身高和成熟气质出演高中生,被观众调侃为"误入校园的商务精英"。而22岁的赵今麦虽年龄合适,但天生的幼态脸和娇小身材使其与男主同框时,呈现出"长辈带娃"的既视感。亲密戏份更显尴尬——公主抱被嘲"像抱小学生",拥抱时女主头顶仅到男主胸口,这种体型差彻底消解了青春剧应有的甜蜜氛围。
剧集在情节设定上同样引发争议。开篇即出现七八岁女孩因被扶了一把就"春心萌动"的桥段,五岁男孩发送暧昧短信的情节更被批"违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"。高中阶段则陷入"五角恋"怪圈:男女主互生情愫、男二暗恋女主、女二倾心男二、女三迷恋男主...这种成人化的情感纠葛让本应纯粹的青春叙事变得油腻而失真。更荒诞的是女主从山区学渣到重点高中"逆袭"仅用一学期,英语课上竟能流利应对全英文教学,这种"魔幻励志"彻底脱离现实基础。
正午阳光一贯擅长的年代还原在本剧中仍有体现:90年代的绿皮火车、铁皮铅笔盒等细节精准复刻。但导演张开宙延续了其叙事节奏拖沓的问题——用一整集铺垫童年戏却未建立情感逻辑,高中戏又仓促推进。新增的"战地记者"职场线稀释了原著情感浓度,男二从隐忍守护者改为"撕书争女主"的激烈人设更引发书粉不满。这种"为冲突而冲突"的改编,让剧集沦为狗血桥段的堆砌。
该剧的失败揭示了青春题材创作的深层问题。首先,演员与角色的年龄、气质契合度远比"二搭噱头"重要;其次,早恋不是不能拍,但需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;最后,青春的核心是自我认知与蜕变,而非多角恋的排列组合。
目前该剧豆瓣评分已跌至4.5分,与其说是观众苛刻,不如说是市场对悬浮创作的必然反噬。正午阳光此次折戟提醒行业:再精致的制作也掩盖不了剧本的苍白,而青春剧尤其需要保持对成长叙事的敬畏——毕竟,真正的青春从来不是排练好的偶像剧,而是每个人都在笨拙书写的人生散文。